歌颂家驹的歌「你在天堂还好吗伤感歌曲」

时间:2023-08-25 09:27:17 来源:搜狐

初识家驹是在初中。 那时刚从26个字母开始,牙牙学习英语。课本眉头页尾及字里行间的小角落里,用顶丑的字体写满了诸如“忙的”“特斯的”“杀头的”“炒肉丝”等学习心得。

beyond,“比昂的”算是一个新词。

我和家驹即在此相遇。

自行车前篮放着两块半的“比昂的”,看着封面那几张陌生且留着怪异发型的面孔,心里嘀咕,是不是应该买“范特西”?

回到家,无人的夜里,将“比昂的”塞进步步高复读机。

从此,一个浑厚、沧桑、低沉、嘶哑的声音,以些许淡淡的忧郁、识别度极高的颤音为一个十三岁的追风少年开启了一片新的天地。

也从此,其他歌手,我依旧只买两块半;但砸锅卖铁也要买三块半的beyond——尽管单音道的复读机不能给我以史胖子打保票的完美体验。

那时哥还不懂粤语(而家就麻麻地),时常在昏暗的台灯下,戴上耳机,按下复读键,对照着歌词,在一行行蝇头小字中,用蹩脚的发音艰难地拼读出“理想”、“远方”和“自由”。

那时没有理想,也不曾去过远方,但听着“爱自由”的呐喊,看着“每日一练”上的大把空白,隐约感觉自己入了摇滚的殿堂。

那时的电脑是用来打红警的,还没条件向度娘发问。当五音不全的我能完整地哼完“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,迎接光辉岁月”时,却不知唱歌的翩翩靓仔已经离开多年……

重温,遍拾感动与不舍。 回眸,尽是唏嘘与喟叹。

一个从深水埗走出来的保险推销员,和几个同样热爱音乐的年轻人相聚在一起。他们穿着廉价的T恤,泛白的牛仔裤,在各类夹杂着烟草味的酒廊饭肆里,以一腔热血,开始追逐梦想,放歌未来。

“呢班后生仔”,几把琴,一架鼓,凭借不世出的才华唱出一个时代的最强音,犹如一股透彻的清泉从狮子山迈着昂扬的步伐汇入香江。

人们惊异地发现,原来流行歌曲也可以不唱爱情,不说分手,而是可以话理想,话人生,话自由。

家驹和他的挚友们,踏着黑色的轨迹,在冷夜雨里自强不息,不再犹豫——

他们或引吭高歌,或浅吟低唱,书写崭新的五线谱,突破靡靡港乐的藩篱,涤荡商业娱乐的铜臭;

他们将黄色的肌肤涂满各种怪异的图腾,脱掉上衣,在黑暗里、在人群中振臂高呼;

他们远走非洲,挽起黑枯的小手,反对饥荒,呼吁和平,并相信真理遍布地球;

他们致敬南非国父,歌颂人权与平等,在风雨中抱紧自由,并坚定自信可改变未来;

他们不爆粗口,不摔吉他,没有“To Fight The Big One”的戾气与暴虐,仅以沉郁的声音去唏嘘理想,喟谓自由。

自由?娱乐至上的年代,想当音乐家的歌手不是好演员。家驹他一定深有体会——无休止的通告,各色与音乐无关的游戏,各种赔笑、搞怪和卖萌……

最终,他没有死在唱台的霓虹下,歌迷的掌声中,而是倒在了异国他乡那个无聊综艺的嬉戏舞台。1993,香港娱乐业盛极而衰的节点。31,悲情的数字,张雨生也在同样的年纪离开。

主将天使派来人间,我们不予珍惜,暴殄天物。主只能将他收回。昙花一现,但这是一个时代,一个家驹的大时代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
相关阅读

精彩阅读

加入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

Copyright © 游戏评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

返回顶部